琥珀百科 手机版
当前位置: 首页 --> 实时讯息 -->

南门湾情思

2025-05-06 09:15:00

谢辉利

新化县城的早晨是从南门湾早餐店开启卷闸门的声音中开始的。

朝暾散发万道霞光,烟雨幻成湿润帘栊。现今的南门湾附近有着众多的机关、学校、市场、医院,做生意的铺面密密匝匝地紧挨着,全国各地的时兴东西都能在这里买到。当地的人讲着外地人难以听懂的土话,既唠嗑宏大的国家大事,又叙述“琐碎”的家长里短。

“南门湾”经年累月都是新化县城最繁华的中心地带,离天华广场罗盛教纪念馆不甚远,去梅山龙宫紫鹊界梯田之前可以在这里小憩。单从街沿范围居民人数而言,“南门湾”的确很小很小,实在是地图上找不到的名字,小得像道路上一声轻鸣车笛,小得像街衢的一缕袭衣巷风。

但南门湾又很有它的精巧、韵味和特色,这里呈现出孩子们在童谣里嬉戏的场景,这里可领会那饱蘸爱恨情仇的生活感触,这里体现了“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”的道理。农民山樵曾在这里卖菜挑柴,迁客骚人曾在这里吟诗作画,更夫小卒曾在这里防火防盗。如今,那些刀耕火种和干戈迭起的时代早已远去。

新化自古便远离京城省府,于是被称作“梅山峒蛮”。“梅山文化”有着许多原始神秘的特点,那些穿越惊涛骇浪的“毛板船”,折射出梅山新化人那顽强勇敢的落拓性格。新化自北宋熙宁年间正式设县,县城先是设在白石坪,然后于宋绍圣初迁至于上梅现址。在元明两朝,参照北方长城的做法,新化县城几度修筑城墙,东门叫“通济”,南门叫“薰和”,西门叫“永隆”,北门叫“拱辰”。

后来,其他三座城门相继坍塌风化了,而南门湾却奇迹般地存留了下来。根据新化土话讲,“湾”有两层意思。一是“打弯”,过去这里的资江水路“上通邵阳下达益阳”,车呀人呀货物呀,都必须在南门湾里进行停歇。二是“湾里”,无论城里乡里本地外地的人,都会在南门湾一带游览购物,这里的“杯子糕”“油炸粑”等风味小吃都特别好呷。

新化县城从白石坪迁至上梅现址之后,按照统一的布置张罗规划,从“十字形”的布局基础向四周逐步拓展,几条青石板路全由大的石块整齐砌就,整个县城有“九街十八巷”之说,据说当时还获称“民国一流县城”,不少外省人带着一家老小到新化县城开店铺做生意。但因崇山峻岭造成的交通阻隔,到20世纪40年代,这里的经济还十分贫穷落后。

如今,新化城乡呈现日新月异的变化。穿行纵贯的铁路公路通往全国各地,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,许多彩电空调冰箱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几座横跨资江的大桥连通县城的“城西”和“城东”。

南门湾早先修筑了因军事之需的石砌城墙,后来重建为水晶阁又补修了城垣。

走进吉瑞图案拼出满堂彩的“南门湾”,会发现到处的“门”都敞开着,每扇“门”都紧紧连着幸福的新时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