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,推动文化惠民工程走深走实,静宁县自2025年5月起启动“光影同行”公益电影放映活动,将优秀影片送进乡村、社区、校园,让群众在“家门口”享受文化大餐。

夜幕降临,静宁县司桥乡张彭村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,村民们自带板凳围坐银幕前,观看乡村振兴题材影片《十八洞村》。影片中产业兴、生态美的乡村新貌引发村民热议。村民王大爷感慨:“这电影演的就是咱身边的变化,看着提气!”放映员介绍,此次活动精选《我和我的家乡》《十八洞村》等20余部贴近农村生活的影片,已覆盖全县24个乡镇。
城区德美小区广场上座无虚席,公益电影放映成为邻里交流的新载体。居民们围坐观看家庭伦理片《你好,李焕英》。影片中母女间的温情故事引发共鸣,不少观众擦拭眼角。居民李阿姨说:“平时忙家务很少去电影院,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好电影,还能和邻居们一起讨论剧情,感觉特别温馨。”据悉,社区放映活动将覆盖全县15个街道,精选亲情、励志、科普等题材影片,满足不同群体需求。
公益电影进校园,在静宁县南关小学,师生共同观看红色励志影片《少年毛泽东》。影片结束后,学校还组织了观影分享会,学生们通过手绘海报、撰写观后感等形式表达感悟。放映员介绍,针对青少年群体定制“成长课堂”套餐,涵盖传统文化、安全教育等主题,计划全年放映校园专场50场。静宁南关小学教师周强感慨:“公益电影进校园,不仅丰富了课后服务内容,更让革命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。”
公益电影放映是文化惠民的重要载体,也是传播正能量、凝聚社区凝聚力的重要途径。截至目前,先后在全县14个行政村、70个自然村及7个社区已放映红色影片、人文故事影片、科学教育影片、秦腔戏剧等800余场,观众近3.5万人次。这不仅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,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,营造出了良好的和谐氛围,同时打通了文化惠民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光影艺术真正融入了群众生活,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亮丽风景线。(记者 孙锦丽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