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岁,凭借电影《嘉年华》中遭遇性侵的少女孟小文一角惊艳国际影坛,成为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年轻的华语演员;17岁,主演电影《小白船》,之后亮相第76届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;18岁,剪短头发在电影《倒仓》中挑战戏曲角色,入围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;20岁,在热播剧《长安的荔枝》中塑造了泼辣直率的岭南少女阿僮,小麦色肌肤与灵动演技让观众直呼“神还原原著”……周美君正在用天赋和努力书写00后演员的标杆式成长之路。
近日,周美君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,分享《长安的荔枝》拍摄感受,讲述一个青年演员的少女时代和成长之路。

拍摄:雷佳音分享的经验,让我醍醐灌顶
《长安的荔枝》里,阿僮是岭南峒族人,出身于荔枝园家庭,从小掌握荔枝种植技术,继承家业后成为荔枝园主,悉心养护荔枝树。为完成把荔枝从岭南送到长安的任务,李善德求助于阿僮,她大方给出荔枝保鲜建议、不遗余力支持李善德,两人在此过程中建立了深厚友谊。周美君说:“我总觉得不是我在‘演’她,是她在‘教’我。她教会我,要像待荔枝一样,真诚用心地对待朋友;教会我,要像守护荔枝树一样,去守护自己认准的东西。”
羊城晚报:用一句话介绍阿僮。
周美君:阿僮是一个天真烂漫、重情重义、善良可爱的荔枝园主,一直帮助李善德运送荔枝,阻拦坏人。
羊城晚报:演之前,你有没有看过原著?
周美君:看过很多次。我边看小说边贴便签纸,记录阿僮的经历、感受,等到我拍戏时回看原著,就知道该怎么演。
羊城晚报:你和阿僮的性格有哪些相似之处?
周美君:我们都比较豪爽,重情重义,会无条件帮助朋友。

羊城晚报:饰演阿僮,你做了哪些准备?
周美君:为了让台词更有南方气息,我去掉了儿化音;为了体现阿僮的少数民族首领气质,我的肢体语言更干练、麻利。
羊城晚报:阿僮送给李善德的荔枝是哪个品种?
周美君:有妃子笑、三月红、丹荔。每年荔枝园会结一颗最大的荔枝,代表福运,阿僮把最大的丹荔作为礼物送给了李善德。
羊城晚报:阿僮荔枝园被砍的情节是不是你印象最深的一场戏?
周美君:是的。这场戏阵仗很大,演员、调度很多,拍了四五个小时,我要完全沉浸在场景里,一直保持心痛、着急的状态。

羊城晚报:演到哪个阶段,你找到了人物感觉?
周美君:我进组后第一个月没有戏份,主要在看书和剧本,观察现场的拍摄状态。我还跟剧中的小狗建立感情,给它洗澡、陪它玩耍。做完这些前期工作后,我逐渐找到了人物感觉。
羊城晚报:和雷佳音合作的感受如何?
周美君:我的戏份基本上都是跟雷老师一起拍,他很关爱青年演员。这部戏是我演过的所有角色里话最多的一个,非常活泼。我当时在如何更精准地表达台词的感觉上有些困惑,就去请教雷老师。他分享了自己的经验,让我醍醐灌顶。

作品:羡慕同龄演员获奖,但路要一步步走
很多观众认识周美君,是因为一部获奖无数的电影《嘉年华》。片中,她饰演的少女小文遭遇性侵,文淇饰演的小米成为目击证人。出演该片时,周美君11岁,第一次接触表演。当时,她参加了《嘉年华》的招募海选,入选后,每周去北京训练,直到进组拍摄。至此,她开启了表演生涯。
羊城晚报:你11岁出演《嘉年华》的孟小文时,如何理解角色?如今再看角色会有新的感悟吗?
周美君:当时太小,主要靠本能表演。导演和工作人员很保护我,没让我看剧本,我更多是从父母、同学关系等视角理解角色。前几年,我又看了一遍《嘉年华》,能完全代入其中,为孟小文感到心痛。

羊城晚报:饰演孟小文的经历对你之后演戏产生了哪些影响?
周美君:拍完《嘉年华》后,我继续回到学校上学。直到16岁时,我意识到自己依然喜欢表演,便继续拍戏。《嘉年华》作为职业起点,一度给我带来了压力。但我也很幸福,感恩它给我带来的机遇。
羊城晚报:通过《嘉年华》《小白船》《倒仓》等作品,你参加了很多电影节,通过这段经历学到了什么?
周美君:跟着《嘉年华》去威尼斯、跟着《小白船》去戛纳时,我主要在经历校园生活,没有太多实感。但这些经历帮我拓宽了视野,接触了更多新鲜事物。同时,校园时光也带给我很多养分,让我在表演时更准确地捕捉同龄角色的所思所想。
羊城晚报:获得金鸡奖提名后,你的心态有发生变化吗?
周美君:会更有使命感。我现在去演戏时,更希望自己可以无限接近角色,真正成为她。

羊城晚报:现在很多00后演员获奖,你会羡慕吗?
周美君:会羡慕,但路要一步步走。我现在看到很多演员的表演,都会有意识地学习。
羊城晚报:你会和同龄演员交流演技吗?
周美君:会。比如我和李宛妲就是在参加“星辰大海”青年演员计划时认识的,现在也是很好的朋友。我们在一起玩的时候也会探讨表演,给彼此带来灵感与思考。

羊城晚报:回看十年演艺经历,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节点?
周美君:《嘉年华》是引领我走入行业的第一步。目前正在上映的《小白船》是在我最紧张的高二升高三的暑假拍的戏。《倒仓》是高考后拍的,本来想染个头发,大玩特玩,结果就拍了这部戏。但也很幸运,因为《倒仓》是和很多同龄人在一起拍戏,我体会到了热血少年度过热烈夏天的快乐。
目标:精进演技,朝着好演员的方向去努力
除了享受演员身份,周美君还享受正在中国传媒大学度过的大学时光。她用心寻找生活的小美好,也大胆表达心中所想。在微博,她分享射箭、攀岩、喝咖啡、上课、排练的体验,也分享湛蓝的天空、日落的花园。她就是一个20岁出头的女孩子!
羊城晚报:从学生变成演员,你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,又获得了些什么?
周美君:失去和获得是同时伴随的。我在失去一些东西的时候,肯定会得到一些东西。比如,我经常会为了电影剪头发,虽然失去了头发,但收获了表演机会。我不太看重遗憾,而是觉得自己很幸运、知足。

羊城晚报:分享一下你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时光吧。
周美君:除了上课,请假也伴随着我的大学时光,比如出去拍戏,就要跟老师们请假,拍完回来继续上课。我之前想过考研,但目前更想先专心拍戏。
羊城晚报: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演员?
周美君:没有长远目标,但接到每个剧本后,会有一个目标,用各种方法从外部的肢体语言到内心去无限接近角色。拍完一部戏后,再考虑下一部戏,把学习经验运用于其中,同时不断弥补不足。

羊城晚报:你现在想演什么样的角色?
周美君:我现在想演生活流的角色,比如,表演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。我很佩服能把生活带到镜头里的演员。
羊城晚报:你为什么经常在微博上分享生活?
周美君:我很害怕感受会流失,失去表达欲,所以想在有表达灵感的时候,记录并分享感受。
羊城晚报:你有20岁的烦恼吗?
周美君:有。让我烦恼最多的还是角色,比如我饰演一个朝鲜人时,会有语言障碍,需要学习朝鲜语和蹩脚中文,要非常自然地用朝鲜人的状态说台词,挑战挺大的。

羊城晚报:你会为生活烦恼吗?
周美君:会。比如,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好剧本、好角色可以选择,现在我还没到可以随便选剧本的阶段,要不断面临被选择,所以有时会有压力。
羊城晚报:你觉得00后这一代演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?
周美君:机遇可以接触很多好剧本、角色;挑战是好演员太多,我需要学习、精进的地方也太多,希望可以朝着好演员的方向去努力。
文 | 记者 龚卫锋图 | 周美君微博